<var id="ystzv"></var>

      <td id="ystzv"><strong id="ystzv"><i id="ystzv"></i></strong></td>
      <var id="ystzv"></var>

      高海拔徒步的注意事項5個要點需牢記

      時間: 2018-01-11 09:43:20 來源:  點擊: 0

      從2006年“五一”帶隊貢嘎徒步穿越開始,我幾乎每年都要帶隊1—2次高原徒步,走過的高海拔徒步線路有貢嘎徒步、云南滇西北徒步、尼泊爾珠峰地區徒步、夏特古道穿越、龍眼穿越、蓮花湖—伍須海穿越、墨脫徒步、南迦巴瓦大本營徒步、喜馬拉雅“四大名溝”徒步、巴基斯坦K2大本營徒步,尼泊爾安娜普爾納大環徒步,貢嘎大本營徒步,新疆K2大本營 & 克勒青河谷徒步,格聶大環徒步,梅里外轉,尼泊爾喜馬拉雅東段;四川四姑娘山二峰登頂、云南哈巴雪山登頂、青海玉珠峰登頂,四川雀兒山登頂;新疆阿爾金自然保護區探險、羅布泊探險等。

      高海拔徒步的注意事項5個要點需牢記

      高海拔徒步與一般徒步不同,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:

      1。 高原反應

      高原反應是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后,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帶來的氣壓差、含氧量少、空氣干燥等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應。高原反應癥狀普遍出現在海拔3000米以上到達高海拔6-12小時后,少數在1-3天后發生,一般3-7天內恢復,情況嚴重的恢復時間可達2周以上。

      高原反應較為普遍的表現有:胸悶、氣短、干咳、頭痛、頭昏、乏力、厭食、惡心、嘔吐、嗜睡、失眠、微燒等;多數人會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發紫,有的人還會因空氣干燥而出現皮膚粗糙、嘴唇干裂、鼻孔出血等;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、情緒不寧、精神亢奮、思考力、記憶力減退、聽、視、嗅、味覺異常、產生幻覺等,也可能發生浮腫、休克或痙攣等現象。高原反應視個體情況不同,癥狀和程度會有所差異。有的只出現上述單個或少數幾個癥狀,有的則多一些;有的反映敏感、強烈,有的則較輕,甚至幾乎沒有。

      預防高原反應的要點:

      保持良好的心態、足量飲水、注意防寒保暖、合理膳食、晚睡早起、必要的藥物輔助治療、通風透氣、及時溝通。

      高山病也稱“高山適應不全癥”,是人體對高山缺氧環境適應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各種臨床表現的總稱。主要癥狀有頭暈、頭痛、耳鳴、惡心、嘔吐、脈搏和呼吸加速,四肢麻木,嚴重的可引起昏迷。吸氧后癥狀可緩解。又可分為高山反應、高山脈水腫、高山昏迷、高山高血壓、高山紅細胞增多、高山心臟病、慢性高山適應不全混合型等七種類型。最要命的當數高山肺水腫和高山腦水腫,這兩種高山病發病快,死亡率較高,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警惕。對付高山肺水腫和腦水腫,要積極預防、注意觀察、盡早識別、及時治療、迅速下撤。

      輕度急性高山病除多飲水補充因出汗、呼吸加快和空氣干燥損失的水分外,不需其他治療,一兩天后就會好轉。服用布洛芬、飲大量的水有助于減輕頭痛。如果癥狀更嚴重一些,可服用乙酰唑胺、地塞米松或其他藥物。

      高山肺水腫有時有生命危險,必須密切觀察,臥床休息、給氧。如果無效,應將患者轉移到低海拔地區,不要延誤。心痛定作用很快,但只能維持幾小時的療效,不能取代把癥狀嚴重的病人轉移到低海拔地區。高山腦水腫也可危及生命,可用地塞米松治療,如果病情加重,應轉移到低海拔地區。如果病情惡化,延誤轉移到低海拔地區,可能導致生命危險。

      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后,癥狀一般都能迅速好轉,若無好轉,應尋找其他的原因。

      關于高原反應,有很多誤區:什么體質好的人更容易得高反,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高反,大多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,從書本到書本,沒有什么根據的,只會把一些想去的膽小者嚇倒。至少在我十幾年來帶隊幾百人去高原徒步,最高海拔6000米以上,比如喜馬拉雅東段,在海拔6136米露營,從未發現這些現象。我覺得應對高原反應,主要把握兩點:1。循序漸進,慢慢適應;2。一旦高反嚴重馬上下降到低海拔。

      案例分析:2015年8月,義烏一驢友在龍眼平臺死亡,據當地向導講,該驢友因為下河洗澡引發了肺水腫,身體失溫,在做了復溫和藥物治療后,情況得到好轉。但當天晚上星空很漂亮,該驢友又出去拍星空,引發了重感冒,第二天下撤的時候就失去了生命體征。

      經驗教訓:1。到了高原,身體沒有適應之前不要瞎折騰;2。高反嚴重的時候應該立即下撤。

      2。失溫

      失溫在高海拔徒步中是最容易發生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危險。比如今年“五一”的鰲太事件,死亡的三人全是因為失溫!

      失溫就是身體產熱和保暖的能力長時間小于散熱的能力,而導致核心體溫越來越低的現象。這一過程通常是緩慢發生的,但也有快速發生的情況,例如失足落水。長時間暴露在雨雪、大風和寒冷環境下的登山者,很容易陷入失溫狀態。在寒冷大風的山上,天黑降溫但仍穿著汗濕的內衣,服裝又不夠保暖,躺下后不再運動,身體產熱低于散熱,就容易導致失溫。

      失溫取決于兩個因素:身體產熱、保暖能力和散熱速度。

      造成失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衣服濕寒、體表風冷、饑餓、疲勞、年老體弱等均可引起失溫。比如,在高海拔地區,雪線高度以上空氣含氧量低,登山者的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影響,假如長期暴露于低溫、大風、缺氧環境,加之缺乏適當的保暖措施,也極易發生失溫。

      失溫可分為輕度失溫和重度失溫。輕度失溫時,患者的體溫下降到33~35℃時,癥狀有:產生劇烈的寒戰、四肢冰涼、臉色蒼白、嚴重疲勞、語言不清、肌肉不受意識控制、呆滯、記憶力減退、情緒改變或者失去理智、脈搏減緩、幻覺等。重度失溫情況是指患者體溫下降到32℃以下時,患者失去意識,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,具體表現為肌肉不再痙攣、脈搏和呼吸速度放慢、體表血液循環大幅度下降、喪失意識等,嚴重時,重度失溫患者會喪失一切生命體征,此種情況下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搶救。

      1、預防手段

      針對失溫產生的原因,預防主要從濕、冷、風三方面入手。不要讓寒冷、大風和濕衣服三者同時出現。在寒冷、大風天氣,要注意保暖,即使更換濕衣服,尤其是雨雪天氣,不要穿著濕衣服繼續行進或休息。

      行軍途中要密切關注自身及隊員身體狀況,及時發現并處理;合理安排行進路線及作息時間,避免長時間暴露于低溫環境中,及時休息并補充熱量;勤換衣服,保持身體干爽,注意保暖防寒。

      2、救護措施

      1)保持體力,停止活動或者緊急扎營,不斷進食高熱量食物。

      2)脫離低溫惡劣環境,及時脫下寒濕衣物,更換保暖溫暖衣物。

      3)防止繼續失溫,協助重獲體溫,進食熱糖水。

      4)保持清醒,給予消化熱食,平臥往睡袋里丟熱水瓶或者施救者體溫傳導。

      5)意識迷糊,狀態嚴重者,采用40度溫水浸泡。

      6)失去意識,人工呼吸,40度以下溫水從肛門大腸灌洗方式直接中心重溫。

      7)切勿喝酒,切勿按摩四肢。

      案例分析:2017年5月,云南8名驢友AA約伴鰲太穿越,半路遇到暴風雪,隊員走散,3人失蹤,最終被找到遺體,裝備和人分離,全是失溫而死。

      經驗教訓:1。按最壞的打算帶足裝備;2。保護好裝備不被淋濕;3。發現失溫,在有能力之前及時使用保暖裝備,比如就地扎營,在帳篷中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。

      3。野生動物攻擊

      一般情況下野獸總是在你發現它之前已經發現你,野獸對人的害怕程度遠大于人對野獸的害怕程度,但也有例外。一旦遇見獸類,應迅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,正視它的眼睛,讓它看不出你下一步的行動。你要保持警惕,但不要主動發動攻擊,這樣會暴露自己。不要背對對方,在自然界中這樣做等于表明自己是被獵者。面對對方,慢慢向后退。同時不能讓它看出你想逃跑(自然界中某些動物后退的時候表示它準備發起攻擊,獸類都知道這一點)。如果它跟進則應立即停止后退。注意:后退時一定要以勻速慢慢的走,即使對方沒有跟近也不要快跑。野外是野生動物的天下,它可以輕易的追上你。盡可能不要上樹,除非它沒有發現你,或者你自信后援小組能及時趕來。上樹等于自斷退路,獸類善于等待。如果它不認為你是食物,并且發覺你不會對它造成傷害,觀察一下之后它就會離開。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它明白這兩點。

      熊:經常聽到有熊闖入戶外營地的事,這是因為以前有人用自帶食物喂熊,后因此舉危險而被禁止。但熊可不知道這一點,它仍然以為您的野營飯盒是為它準備的,于是大飽口福。要說明的是:熊不會主動傷人,在它眼里人并不好吃。

      (1)一般只在兩種情況下主動襲擊人類: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間(母子問題);

      (2)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間。所以當你在有熊出沒的地方行進時,最好在身上帶上鈴鐺,一路上吹口哨,熊能聽見,知道是(可怕的)人類來了,會躲開的。

      (3)但一定要記著:童話寓言說的“趴地上裝死”是絕對行不通的,因為真的有人試過,結果是:他在被熊扇了一巴掌,并少了一大塊頭皮之后一躍而起大叫一聲然后爬到樹上去了。當然,在他爬樹的時候熊也沒閑著--它被那一聲驚吼給嚇跑了。記往:熊出沒注意。

      狗:一般來說狗都很可愛,只要你不去惹它就不會咬你,但瘋狗除外。當你在路上看見有垂頭喪氣、伸出舌頭的狗時,請遠離它。當給狗追時,馬上蹲下,并撿起石頭扔過去。實際上你只需要緊記“蹲下”即可,不管有沒有石頭都蹲下。狗馬上就會跑開。遇見人家門口的狂叫不止的狗,只要不進入狗繩范圍,應該沒有事,狗也知道,掙脫狗繩是要挨打的(警犬除外)。

      狼:狼是最危險的動物。一頭狼并不危險,但是,狼大多是群體活動。如果在行進中發現只有一頭狼,千萬不要輕視它,特別是當它遠遠跟隨的時候。狼很少獨自發起攻擊,當它認為不能獨立獲取獵物時,會通知其所在群體,并遠隨獵物之后,在路途中留下記號,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,入夜時分即會發起攻擊。當發現有狼跟隨時,盡快回到公路或安全營地。狼怕火,可以利用這一點脫險。千萬不要想著把那只跟隨的狼消滅即可脫險,相反,這樣只會引發狼群的仇恨,當狼群想復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時,會召集其它狼群(直到它們認為有絕對實力獲勝為止)一起進攻,這時,火也無法讓其退縮。古印第安部落流傳這樣一個忠告:千萬不要無故傷害野生動物,大自然是它們的天下,自然界同樣有著“法律”,狼就是它的執法使者。

      案例分析:我本人的兩次經歷:2007年阿爾金無人區穿越,一次遇到熊,當時嚇我一跳,不知道如何應付,好在熊自己跑走了;之后看見一群野牦牛,我們開著越野車,靠近拍照,哪知牦牛生氣了,直接沖我們而來,把越野車差點拱翻了。

      經驗教訓:1。不要主動招惹動物;2。遇到野生動物,不要輕舉妄動,先保持冷靜。

      4。溺水

      很多高海拔徒步線路都要反復涉水,比如狼塔、烏孫、夏特、環博等。為了避免發生溺水事件,以下幾點需要注意:避免雨季徒步;選擇水面較寬、水流較緩的地方過河;過河前先做好保護;救人前先做好自我保護。

      案例分析:2010年6月,8名驢友AA約伴在夏天穿越夏特古道,在渡過木扎爾特河時,山頂冰雪突然崩塌,包括領隊在內的6名驢友被沖到河里,最終兩名驢友溺水而亡。

      經驗教訓:1。雨季不要走涉水線路;2。選擇有經驗的領隊;3。過河時要做好保護再下水。

      5?;瑝?/strong>

      高海拔徒步時滑墜事件也常有發生,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預防:不要一個人去走非成熟線路;探路時帶上繩索安全帶等技術裝備;在危險的地方先做好保護。

      案例分析: 2017年“五一”,青島女驢友獨自穿越洛克線,迷路滑墜摔傷失聯,9天后被找到,腿部骨折且氣息微弱,隨后,她被救下山,送上救護車,緊急趕往醫院搶救,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。

      經驗教訓:1。不要一個人走非成熟線路;2。到無人區穿越最好帶上衛星電話,隨時求救。

      6。迷路

      短暫的迷路雖然不會立即致命,但如果你碰巧受傷,手機失聯,彈盡糧絕呢?

      在人跡罕至的野外環境中,尤其是在灌木從生的樹林里或是遍布大石頭的地方,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跡而在不知不覺中迷路。有時也可能在雨中、霧中或傍晚時分因視野不開闊而迷路。

      迷路時,絕不可慌亂而到處亂走,這樣只會更加迷失方向。首先,必須安靜下來。休息一會兒。然后,盡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點。沿途要做好標記。并在本子上記錄這些標記的所在位置。

      要避免再一次迷路,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點后,再一次先擇方向進行嘗試。在沿途做好標記,并注意觀察周圍的地形、地貌或自然物的情況,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,并在適當時候發出求救信號。當然,如果你手機還有信號,第一時間打電話給離你最近的領隊或同伴。(環球徒步)

      ( 作者: 編輯:

      推薦閱讀

      • 國內最值得去的十大最美海島點擊:1191 

        找一個美麗的海島,帶上自己的家人,帶上親愛的Ta,走在海邊,吹著海風,看家人在身邊嬉戲,戀人倚靠在你的身旁,向對方暢聊著悉日的平常,度過一個愉快的海島假日,這大......

      • 中國分省行政區劃圖點擊:3636 

        中國分省行政區劃圖...

      • 中國5A級旅游景區名單大全點擊:406 

        5A是一套規范性標準化的質量等級評定體系,是目前全國旅游景區(點)最高評定標準。標準較4A級旅游景區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細節化,更能反映出游客對旅游景區的普遍心理需......

      • 臺灣省行政區劃圖點擊:2051 

        臺灣省行政區劃圖...

      日本黄页网址在线看免费不卡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_可以直接免费看黄的网站_日美三级黄色A片
      <var id="ystzv"></var>
      
      
          <td id="ystzv"><strong id="ystzv"><i id="ystzv"></i></strong></td>
          <var id="ystzv"></var>